/images/logo2.png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结构 | 规章制度 | 教学研究 | 教学评估 | 教务管理 | 专业设置 | 实践教学 | 教材管理 |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通知
2018-07-10 11:00  

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甘肃政法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学校启动2018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原则

申报项目应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以创新为导向,紧密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等方面工作,有针对性地聚焦当前我校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改革探索。提倡跨学科(专业)、跨学院联合申报项目,研究成果应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力争发挥优秀教研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我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整体水平。

二、选题范围

申报者根据立项原则自主命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项目类别的指引下,紧密结合我校本科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和解决我校本科教学长远发展及当前突出的紧迫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推广价值,切忌选题宽泛空洞。

三、项目类别

(一)常规项目

根据项目的综合性、前瞻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2018年教改项目拟立项30项左右,其中重点项目10项左右,一般项目20项左右。

1.重点项目是指对解决当前我校本科教学中的教学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着力在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突破,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

2.一般项目是指针对我校本科教学中的一般问题或根据部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而进行的研究、实践周期较短,研究内容相对微观的研究项目。

(二)专项项目

2018年教改项目立项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课堂教学研究三类专项。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拟立项5个左右,按照校级重点教改项目对待;创新创业教育专项拟立项5个左右,按照校级一般教改项目对待;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本次课堂教学研究专项暂不规定拟立项数,学校按申报情况择优立项。

1.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效果等关键环节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鼓励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2.创新创业教育专项项目: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如何将“双创”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推进科教融合,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课堂教学研究专项项目: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实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注重通过“互联网+”推动教育教学模式革新,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做好本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统一,打造智慧学习环境。

四、申报要求

(一)项目要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可推广性和学生受益效果,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项目方案针对性强,论证充分,目标明确,计划切实可行,实施方法科学,经费预算合理,并具备完成项目任务的基本条件;已经立项的同一内容教改课题,不再重复立项。

(二)项目应对学校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成果形式不局限于教育研究论文,尤其鼓励以课程改革、操作流程、工作方案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以提高成果的应用性和推广价值。

(三)项目要有一支结构良好、研究能力强的团队,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建项目团队,鼓励吸收学生参与教改项目研究工作。项目组成员须为我校在职教职工,项目负责人限1人,项目组成员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最多申报1项教改项目,项目组成员最多可同时参与2项教改项目。项目组成员出现超项的,涉及的所有项目自动退出评审,请项目负责人认真考虑项目成员的任务分工,征询参加人的意愿,并核实清楚参加人是否超项。目前有在研校级教改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主持本次教改项目。

(四)项目负责人应符合以下条件:1.直接参加项目的方案设计、认证、研究和实施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2.重点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承担过相关课题研究,对教学及教学管理有丰富经验;3.一般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组织项目研究和实施的能力;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需有2名具有副教授以上本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4.申报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教师至少应主讲过相关课程两轮。

(五)各教学单位要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制度后,结合本单位教学改革重点,组织力量,整合、优化课题设计,并对申报材料严格把关,保证推荐项目的质量。被确立的校级教改项目将作为各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的重要依据,未能获批教改立项的教学成果,原则上不推荐参加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

(六)校级教改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确因研究需要并经教务处同意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3年。超过最长时间仍未结项的,学校将对项目予以撤项处理。

五、结项说明

(一)立项1年后可申请结项,结题验收需提交以下材料:

1.《甘肃政法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验收书》(一式三份);

2.《甘肃政法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一式三份);

3.成果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三份);

4.经费使用报告;

5.其他背景材料及相关附件(一式三份)。

(二)以教改论文结项的项目,结项成果必须有3篇与所立项目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在显著位置注明项目来源及项目编号,否则不予认定),且满足以下条件:

1.重点项目须在本科院校学报或教育类专门刊物发表2篇以上(含2篇)教改论文;一般项目须在本科院校学报或教育类专门期刊至少发表1篇教改论文。

2.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如在CSSCI、CSCD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含1篇,不含扩展版)教改论文,即可申请结项。

(三)以课程改革实践成果结项的项目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须满足课堂实践时间满1学期及以上(含1学期);

2.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以下基本项:立项依据(项目研究意义)、项目目标、项目研究任务和技术路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项目负责人和成员介绍、协作单位情况、项目内部分工与组织实施方式)、经费概算等。

3.须提供教学视频、学生学习效果调查等资料,可包括:(1)课程单元设计和课程整体设计的教学方案;(2)能够展示教学方法的教学视频等录像资料;(3)能反映教学效果的典型课堂教学方案及教学案例;(4)开设的具有开放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实训)项目;(5)实践教学项目及相关教学资料、学生实验报告等;(6)学生与该课程有关的技能竞赛获奖情况;编写相关课程改革的教材;(7)完整的课程教学档案。

4.提交结项申请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同行进行听课评估后予以验收。

(四)以调研报告结项的项目须满足以下条件:

1.调研报告要紧扣我校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实际,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2.须提供详实的调研方案、数据以及最终形成的调查研究报告、实施方案及初步成效(试点),并提请3名以上本领域专家(至少1名校外专家)予以论证,提供相关鉴定意见。

3.提交结项申请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同行进行评估验收。

六、申报注意事项

1.项目申请人填写《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立项申请书》和《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论证活页》,交由所在教学单位汇总、审核。

2.各教学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按照要求组织初评,详细审核申报项目后按项目分类推荐并及时报送相关材料。高教研究及教学评估中心审核项目申报材料后,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匿名评审,评审结果经公示后提交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校长办公会通过后正式发文公布立项名单。

3.各教学单位于9月7日前将所推荐项目的项目申报纸质材料和相应电子材料一并报送高教研究及教学评估中心,逾期不再受理。纸质材料如下:《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立项申请书》(1份,A4纸双面打印)、《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论证活页》(5份,A3纸打印)、《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申报汇总表》(1份,加盖教学单位公章)。

未尽事宜,请与教务处联系。联系电话:7603315。

附件:1.《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立项申请书》;

      2.《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论证活页》;

      3.《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申报汇总表》。

甘肃政法学院

2018年7月5日

关闭窗口
办事指南 -更多-

 

· 2017-2018第二学 2018/04/20
· 关于我校2018届毕 2018/04/20
· 智慧树手机客户端 2017/08/30
· 智慧树平台新生注 2017/08/30
· 2016-2017学年第 2017/03/22
最新动态 -更多-

 

· 关于公示2016级拟转专业学 2017/02/24
· 关于我校2017年3月全国计 2016/12/07
· 复旦大学蒋玉龙教授应邀作 2016/04/21
· 近期我校教学科研成果再创 2013/09/26
· 学校召开开学初教学、科研 2013/08/25

     
 
                       地址:中国兰州 安宁西路6号甘肃政法学院  bet57365  版权所有